拉拉山36號農場
住宿資訊
優惠情報
網路相簿
鄰近景點
交通指引
聯絡我們
選 單
拉拉山36號農場
住宿資訊
優惠情報
網路相簿
鄰近景點
交通指引
聯絡我們
小烏來天空步道
「小烏來天空步道」嶄立在風動石旁並懸空於小烏來瀑布上方,由桃園縣政府耗資新台幣800萬元打造。步道外觀設計簡約大方,採幾何線條配置,在森林景觀中有了點衝突的美;底部為強化玻璃的建築結構,凌空伸出11公尺的廊道,距離瀑布底約有70公尺高,走在步道橋面玻璃平台上,彷彿漫步在雲端,360度視野欣賞小烏來秀麗溪谷及氣勢磅礡的瀑布景觀。 【貼心提醒】 ※停車場僅提供約40格車位 ※天空步道每次僅開...
達觀山(拉拉山)風景特定區
達觀山原名拉拉山,位於桃園縣復興鄉與台北縣烏來鄉的交界,1973年時由文化大學的教授發現大片的神木林,因此在1986正式成立達觀山自然保護區,這裡的林相富豐,遊客來此可以欣賞這些巨大的神木林立,其紅檜具木樹齡約在500年至3000年左右,除此,每逢深秋,園內變色植物由綠轉紅,詩情畫意的氛圍,更令人沉醉其中。
小烏來風景特定區
小烏來風景特定區位於復興鄉區內,「烏來」在泰雅族的母語中代表著溫暖泉水的意思,因此故所有的溫泉都叫做烏來。小烏來風景特定區瀑布風景區旁有一四層賞瀑台可供遊客欣賞。每年5-6月,與隔年11為最佳的賞鳥季。
巴陵古道生態園區(幽靜步道)
「巴陵古道生態園區」位於拉拉山旅遊服務中心對面,從遊客中心漫步天橋前來,以巴壟廣場為起點,沿著幽靜步道(以前稱作巴陵古道)可以依序參觀蝴蝶館、甲蟲館、闊葉林館以及地質館等四處以拉拉山當地生態為主軸的展示館,展館應用原來的涼亭改造而成,小巧而豐富。再來是驚悚刺激的生態探索繩橋、稜線步道、跨越台7線的景觀橋,然後是富含泰雅族文化的巴陵一號、二號隧道、巴陵吊橋,最後則可進道下巴陵商圈採買農特產、...
彩虹瀑布
彩虹瀑布位在桃園縣復興羅浮村,是在北橫大溪與拉拉山之間,欲進入觀賞彩虹瀑布步行只需三十分鐘的時間,沿途環境優美林蔭蓊蓊蟲鳴鳥叫,空氣也無比清新。在強烈陽光下的彩虹瀑布,會因地形及光影的折射在瀑布下方出現彩虹,這也是彩虹瀑布名稱的由來,此處地形較為平緩,是一處全家大小都適合踏青健行的好去處。
幽靈瀑布
幽靈瀑布位置偏僻,大部分來到拉拉山遊玩的旅客會將行程停留在巴陵、拉拉山自然保護區等地,但若續往下巴陵的方向,經由產業道路抵達盡頭,就可以拜訪知名的幽靈瀑布。 幽靈瀑布分為上下兩層,是拉拉山風景區一帶最壯觀的瀑布群,溪水萬馬奔騰從上方流瀉而下,水氣磅礡,讓人遺忘世俗煩憂,溪谷流水清澈,水溫偏冷,高山鯛魚悠遊其中,生態景觀豐富。到訪旅客可將車子停放在鐵利庫部落,再沿山路下行至...
復興橋‧羅浮橋
復興橋是一座長一百五十公尺的吊橋,原本橋身為淡紫色,現在則為淡綠色,站在橋上不只可以俯瞰大漢溪的溪谷美景,還可以在這裡享受高空彈跳的刺激快感。羅浮橋為一座全長兩百三十公尺拱形的鐵橋,是為了紓解復興橋龐大的車流量所建的,主要功能為通車。 復興鄉將這兩座橋樑規劃成為風景區,周圍皆設置徒步區與觀景平台,在復興橋上也以LED燈拼裝出代表原住民文化的菱形圖騰,夜晚時色彩繽紛的復興橋燈光倒映大漢溪上,整...
巴陵鐵塔
位在桃園市復興區的巴崚國小上方,海拔1314公尺處興建的「巴陵鐵塔」有著浪漫的「一生一世」之寓意,而這裡的原址曾是日本人戒備森嚴的巴崚山馬崙砲台,為日至時期重要的戰略位置,在這區域曾發生多起泰雅族英勇抗日的事蹟,為使泰雅族人能感受到現今民主自由的可貴,故重新活化砲台遺址,建製鐵塔,並以象徵勤奮、自由的光芒點亮,希望能成為部落新景點,活化後山產業,而主體紅色的鐵塔四周設計著象徵泰雅族祖靈之眼的菱...
巴陵橋
全長一百六十公尺的巴陵橋位在桃園復興鄉,是北橫公路三大名橋之首。巴陵橋是往達觀山的必經之路,舊巴陵橋是一座單向吊橋,火紅色的橋身亮彩奪日,新巴陵橋則是一座粉紅色的拱橋,兩旁盡是青山翠谷,向下還可俯瞰大漢溪的壯麗風光。 近在咫尺的新舊巴陵橋是北橫公路的觀光勝地,由於鄰近無適合停車的區域,建議於人潮稀少下車觀光,觀景時亦注意自身的安全。
三民蝙蝠洞
三民蝙蝠洞位於桃園復興五寮溪的溪谷間,因早期有許多蝙蝠居留而得此名。三民蝙蝠洞在民國二十年時被發現,目前洞內已無蝙蝠居住,只留下許多橢圓且密集的蝙蝠洞。 蝙蝠洞為寬敞的半月形溪谷,由步道入內大約需三十分鐘的時間。在蝙蝠洞前有一道清幽瀑布,瀑底潭水清澈透明,夏季時常有民眾到此做烤肉、露營與戲水等休閒活動。
秋山清水岩觀音洞
秋山清泉岩觀音洞位在桃園復興鄉的北橫公路上,環境清幽景色宜人,加上觀音洞位在此處,更增添清新的幽谷氣息。進到清泉岩映入眼簾的是供奉福德正神的福泉宮,一旁還有唐三藏、孫悟空與沙悟淨西天取經的生動雕像,小石橋旁的水池中也有靈山十二生肖栩栩如生的雕像。觀音洞內主祀神祇為觀世音菩薩,其他殿宇則有供奉玉皇大帝、王母娘娘、地藏王菩薩、文珠菩薩、普賢菩薩及元辰星君。於觀音洞寺廟參拜完之後,別急著離開,廟前的停車...
基國派老教堂
建於民國52年,做為啟蒙與教化泰雅原住民的起點,「基國派老教堂」是一個相當有特色的建築,教堂座落於讀法阿(Tuba)部落內,是當時的部落長老發動族人自動自發所興建。 原本教堂屋頂採竹材興建,但因當時的防腐技術不足,五、六年後教堂就失修損壞,爾後在美國傳教士孫雅各牧師的建議之下,改採用蝙蝠洞一帶的溪河岸石興建,造就成今日堅固又有特色的樣貌。 設...
三龜戲水觀景平台
大漢溪位於台灣北部,為淡水河的主流上游,也是桃園縣最主要的河川,而上游支流三光溪與玉峰溪匯流之處,因為河道窄、下切深,又拉拉山地質脆落,河川流動會沿著山脊曲線彎曲,蜿蜒的河道呈現「之」字形。旅客在觀景平台上,往三光溪向源頭延伸的方向俯瞰,可看到河流曲折穿梭山脈之間的S型曲道上,有三隻巨大的烏龜聚首於此,凸出的山脈有如烏龜的頭,後面延伸的廣袤山巒則有如龜殼一般,因此有三龜戲水之稱,此處巧奪天工的特殊...
大漢橋風景區
位於桃園復興鄉的大漢橋,是北橫公路三大名橋之一,並且設有大漢橋風景區,是北台灣著名的觀光勝地。大漢橋是一座大型拱橋,橋身長七十二‧五公尺、寬四公尺,橋身離溪面高七十二公尺。橫跨於溪谷之間的大漢溪非常宏偉,處在山林間的紅色橋身也相當醒目,但因可停留賞景的區域並不多,遊客需注意自身安全。
新溪口吊橋
新溪口吊橋全長303公尺,是角板山與溪口部落雙熱點連線吊橋,位在大漢溪谷上,站在橋上便可將溪谷美景及水庫一覽無遺,吊橋與溪谷約距離23公尺落差高,讓在上面的旅客感到刺激有趣,原本就溪口吊橋已有40年歷史,後因年久老舊,顧在原址上先建新溪口吊橋,目前是為全台最長的懸索橋。
巴陵一號隧道
從桃園往宜蘭方向,循著台7線前進,在靠近拉拉山旅遊服務中心前約48.5公里處,迎面而來的是粉紅色橋身的新巴陵大橋,而右轉旁邊的小徑,就會抵達巴陵一號隧道。 巴陵一號隧道以前曾為車輛通行的道路,現今隧道內部已蓋建成介紹當地泰雅族文化的展示走廊,從壁畫到雕刻實品,展示牌從生態環境、農產品、居住建築詳細地為旅客介紹,讓旅客漫遊泰雅文化,穿過長長的隧道走廊後,便會抵達紅色單向...
爺亨梯田
爺亨梯田位在巴陵西南側的爺亨村,因日本政府推廣種植稻米,發動村民開闢長達一千公尺,超過一千兩百層的山坡梯田。爺亨梯田早期是種植稻米,現在則改為種植水蜜桃,這裡的水蜜桃品質優良,每年到了水蜜桃產季總是湧入大批遊客採果品嚐。 滿山滿谷一排排井然有序的梯田,是一處令人嚮往的田園仙境,是在都市中無法體會到的鄉村氣息。由於爺亨梯田屬於山地管制區,遊客欲前往參觀須先辦理甲種入山證,才得以進入觀賞層次分明...
榮華大壩
榮華大壩位在桃園復興鄉北橫公路巴陵路段,竣工於民國七十一年,高度為八十二公尺,長一百六十公尺,為半月形的水壩,除了農業水源灌溉之外,還具有發電、防洪、攔砂等多重功能,早期大壩於山水之間風景秀麗。 大漢溪旁有翠綠的溪谷,但是由於大量開墾的緣故,上游砂石沖刷至大壩中,導致淤積嚴重,現今大壩美景已不復見。
巴陵攔沙壩
巴陵攔沙壩是桃園復興鄉著名的觀光景點之一,沿途風光明媚景色宜人,也是進入巴陵前最迷人的美景。巴陵攔沙壩建於大漢溪曲流群的隘口之上,磅礡水勢奔流而下,相當壯麗。不過可惜的是在民國九十六年九月時,巴陵攔沙壩被石門水庫上游的集水區沖垮近三分之二的面積,擁有三十五年歷史的攔沙壩已不復見。
義興吊橋
義興吊橋即是在史詩鉅片賽德克巴萊中重要的場景-彩虹橋,建於民國55年的義興吊橋是桃園唯一水管橋,原為引水灌溉附設水管,長約200公尺、15層樓高(約70米),吊橋為鐵網橋身、木頭鋪面,站上可俯瞰大漢溪谷風景。